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并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在中越边境挑起武装冲突。1979年2月17日,中国被迫进行对越自反击战。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于3月7日起,正式从越南撤军。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出口特区”被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了。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步伐。1988年,海南建省,成为中国第五个经区。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关济特区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彻底否定的结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明确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确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就叶剑英1981年9月发表的对台“九条方针”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即“一国两制。
1982年9月9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制定经济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年的2800亿元左右,使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突出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
1984年1月24日至2月15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对特区建设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广东、福建后,肯定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建议增加对外开放城市,4月,中其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并于5月4日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确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14个港口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的出台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了“六四”风波。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巡讲话”。
1992年2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香港开始落实。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国的货币泰铢急剧贬值,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1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又袭击俄罗斯,不久,拉丁美洲及欧洲也感受到了它的震荡,连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遭到冲击,爆发了自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8年夏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突然袭击了三江地区的广大平原。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周密部署,指挥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9月4日,江泽民在九江市就抗洪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宣布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汕头港引航公众号